民福网

乐畎村石磨和石碾的故事

admin 8


20世纪60年代,我很小的时候,奶奶聘请了本村的石匠师傅孙喜治(孙京友、孙京福、孙桂玲、孙京好、孙桂敏之父)到家里来凿磨,而凿磨又是个技术活,必须是专业的石匠师傅才能完成。孙喜治就是本村的石匠师傅,他的师傅是孙喜畔的父亲孙福隆。

只见50多岁的孙喜治把上面的磨盘搬下放好,在一个木箱里拿取凿磨的工具特制钢錾,因为石磨都是当地的青石做的,非常坚硬。

孙喜治用钢錾在石磨上开始了工作,刹时铁花四溅,孙喜治双手紧握钢錾,并挥动着双臂,在石磨上凿着不同的小沟,石磨的小沟深约0.5公分,宽约1公分,太深和太宽都不行,用劲大了也不行。

经过一天的辛苦,只见上下两面石磨留下了清晰的,不同排列的小沟壑,真是漂亮。吃了晚饭后,结算了工钱,这盘磨就可以重新磨粮了。

第二天奶奶把驴架在了磨上,我问奶奶为什么要把驴的眼睛用布蒙上?奶奶说:蒙上眼睛驴就不晕了。

母亲把小麦放在磨眼里,驴拉着磨盘快速转动,被粉碎的小麦通过磨的缝隙飞快的流出,奶奶一边收集磨碎的小麦,一边用箩在大簸箩里箩出细面。再把剩下的小麦麸子放进磨眼里,反复的磨四五遍,才能把小麦磨成面粉。这期间,母亲还要用盆子接住驴的大小便。

奶奶和母亲的眉毛和衣服也变成了白色。一上午的辛苦也就能磨三四十斤面。

在人类历史的长河里,我们的历代祖先,用聪明和才智战胜了艰难困苦的生存环境,用勤劳的双手改变自己的命运,闪现着时代的智慧光芒。

石磨和石碾的发明,就是我们先祖智慧的结晶之一。

据《世本》上记载,石磨和石碾是春秋战国时期鲁班发明的,据今已经有2500多年了。

传说鲁班用两块比较坚硬的圆石,各凿成密布的浅槽,合在一起,用人力或畜力使它转动,就把米面磨成粉了。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磨,在此之前,人们加工粮食是把谷物放在石臼里用杵来舂捣。而磨的发明把杵臼的上下运动改变做旋转运动,使杵臼的间歇工作变成连续工作,大大减轻了人们的劳动强度,提高了生产效率,这是古代粮食加工工具的一大进步。

乐畎村地处胶东山岭地带,当地的大山盛产两种石头。

一种是白色的花岗岩石,里面含有多种小金属,当石匠师傅用大铁锤、钢錾和钢楔子敲开石头后,平正的石头面上的小铁花闪闪发光,刹是漂亮。这种石头非常坚硬,石匠师傅加工成石条和方的块石,用小推车运回家盖房子和盖平房,用马车运往海阳各地修路架桥当桥板用。

这种石头也可以用来做石碾。

而做一盘石碾非常不容易,是村里有经济势力的大户人家才能做起石碾。乐畎村五百多户人家,只有六盘碾子。孙福成门口一盘,孙福忠门口一盘,孙福钦一盘,孙福庆一盘,孙喜芳一盘,孙福杰一盘。

人们就是用人力或者骡子、驴推动碾子的转动而把地瓜干、谷物等等粮食碾成面粉。碾子在转动时,发出了低沉的吱哇声和转动声,汇成了人们为了生存的不朽乐曲。

虽然辛苦,但家家户户还要早早起床排队碾粮。

硕大的石碾在慢慢的转动。我真想不出人们在没有机械化的过去,是用什么方法把达一吨重的碾盘运回家的。

如果你到碾子去碾粮食,不用拿一文钱,但是有个不成文的规定,就是:如果你驾用骡子或者驴来碾粮,它们拉的粪便是不能带走的,而是留下来给碾子的主人当肥料用的,这就是大户人家投资石碾的目的。

另一种石头叫青石,可以做石磨用。

青石含有磷金属,更加坚硬。这种青石产在离村七八里的野场西顶的大山深处,也比较稀少。

石磨的制做比较辛苦,如果谁家要做石磨,必须要到离村七八里的大山野场西顶。

要雇用石匠师傅用大铁锤、铁錾和钢楔子把大青石敲开,做成2个长、宽各80公分,高20公分的方石,每块重量约150斤,人们用绳子把大青石和扛子捆绑好,两个壮年用肩膀抬起大青石,要走半天的羊肠山路,4个人才能把2块大青石运回家。再雇用石匠师傅用铁锤和钢錾子做成2个圆型的磨盘,把两个圆磨盘的平面用铁锤和钢錾做成约半公分深1公分宽的不同方向的小沟,再把上面的磨盘用钢錾子凿通两个直径6公分左右的孔。上下磨盘的中心各打上约3公分深和宽的小孔,把下面磨盘中心,安上约5公分的圆铁棒,并固定好。再把上磨盘侧面分别凿上两个直径和深各6公分的孔,分别安上10公分长的木棒,再用木架或石头垒成高约70公分的圆座,把底面的青石磨盘安牢固,再搬上安好上面的磨盘,这盘青石磨就算完工了。

还有一种石磨也是青石做的,但是比较轻便些,专供人们用来推虾酱和过年磨豆腐用。

磨完虾酱、豆腐后,磨的主人赚点刷磨的水,用来喂猪或喂鸡用。

在古代男人上山耕种,女人在家推磨做饭做衣和养儿育女。这就是历代祖先的生活模式。

一九五七年,在村支部的领导下,在乐畎村的河中建起了水打磨,用水的冲击力来带动齿轮的快速转动,而把粮食磨成面粉,这个水打磨用了达8年之久。

1966年村支部买了195柴油机,用柴油机来磨粮食,这才彻底改变了几千年的磨粮方式,解放了劳动力。

1984年村里又建起了面粉厂,给周边村庄的群众磨粮食。

改革开放后,村里先后有个体户买了磨粮食的机器,定时为群众磨粮而赚点零花钱。

随着时代的发展,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,曾经流传了数千年的石磨,石碾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,但石磨和石碾的发明,确实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,为人类的生在和历史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勋。

现在,我们吃的各种面粉都是机械化磨成的,穿的衣服是工厂生产的,人们再也不用那么辛苦推磨和手工纺线做衣了。

想想现在,我们生活在和平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,人民生活安定和幸福,国家富强,更没有战争。

所以我们的子孙后代,都要继承和发扬祖先不怕各种困难和勇于开拓的精神。从小要树雄心,立大志,好好学习,敢于承担,树立为国奉献,为民服务,为家争光的思想。

谢谢大家[玫瑰][玫瑰][玫瑰]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