痛经是指在经期及月经前后出现明显下腹部疼痛,影响生活和工作者。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。初潮后就有疼痛,妇科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者称原发性痛经;盆腔有器质性病变,如炎症、肿瘤、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引起痛经者称继发性痛经。中医属“经期腹痛”、“经行腹痛”范畴,其核心病机为冲任气血运行不畅,胞宫经血运行受阻,致“不通则痛”;或冲任胞宫失于濡养而“不荣而痛”。应采用“急则治其标,缓则治其本”的治疗原则,经痛期间应西药给予镇静、止痛、解痉,平时辨证施治以治其本。临证分为气滞血瘀证、寒凝血瘀证、血瘀阻滞证、血虚寒凝证和血虚夹瘀证,分别以行气活血、温经散寒活血、益气补血和滋肾养肝等为治法。今天藏区医者就为大家介绍几种治疗痛经的中成药,供大家交流学习。
一、气滞血瘀型
1、复方益母草膏:本药有养血调经、化瘀生新的功效。主治血瘀气滞证(即原发性痛经、功能性月经不调、产后子宫复旧不全等)。症见产后恶露不绝、症见经期小腹疼痛、行经量少、经色暗、有血块、月经后错、产后恶露不净、面色少华、舌质淡暗、脉细涩。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、抗炎、镇痛、止血、改善微循环、抗血栓等作用。
藏区医者提醒各位腹痛剧烈者,可配合应用止痛药(如吲哚美辛、布洛芬等)。本成药的特点重在养血调经,化瘀生新,兼有理气止痛之功。用药具有气血双调的特点。适用于痛经、产后恶露不绝、月经不调属血虚兼血瘀兼有气滞者。孕妇禁用。
2、舒尔经颗粒(片、胶囊):其具有活血疏肝、止痛调经的主要功效。主治气滞血瘀证(原发性痛经、功能性月经不调、子宫肌瘤、子宫腺肌病等)。症见经前性情急躁、胸乳胀痛或乳房有块、下腹疼痛或小腹两侧或一侧胀痛、经初行不畅、色暗或有血块、舌质淡暗有瘀点、脉沉弦。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调节子宫功能、镇痛等作用。
藏区医者提醒各位腹痛剧烈者,可配合应用止痛药(如吲哚美辛、布洛芬等)。本药品特点重在行气止痛、活血化瘀,兼有养血之功。其疏肝理气作用较强。适用于痛经或闭经属气滞血瘀者。使用时注意孕妇禁用。小腹冷痛者不宜服。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。不宜洗凉水澡。保持心情舒畅。忌辣及生冷食物。
二、寒凝血瘀证
1、痛经宝颗粒(月月舒颗粒):本药有温经化瘀、理气止痛的功效。主治寒凝气滞血瘀证(原发性痛经、血栓性脉管炎、雷诺综合征、冻疮等)。症见妇女经期腹痛、少腹冷痛、月经不调、经色暗淡,或夹有血块、块下痛减、舌质暗淡、脉沉涩。现代药理研究其具有抗输卵管炎性阻塞、镇痛等作用。
藏区医者提醒各位腹痛剧烈者,可配合应用止痛药(如吲哚美辛、布洛芬等)。本成药重在温经散寒、活血化瘀,兼能理气止痛。用药具有温散辛通、气血并治的特点。适用于痛经、恶露不尽属气滞寒凝血瘀者。服用时于月经前1周开始,持续至月经来3天后停服,连续服用3个月经周期。使用注意孕妇禁用;血热瘀滞者慎用;不宜同时服用人参或其制剂。
2、少腹逐瘀丸(颗粒):其主要功效为温经活血、散寒止痛。主治寒凝血瘀证(原发性痛经、功能性月经不调、产后腹痛、药流后子宫出血、子宫内膜异位症、子宫腺肌病等)。症见经期将至或经行之时小腹冷痛喜温、拒按、甚则腹痛难忍,或经行后错、经血或多或少、血块较多、块下痛减、腰腹胀、畏寒肢冷、四末不温,或产后小腹疼痛喜热、拒按、舌质淡暗或有瘀斑瘀点、脉沉迟。现代药理表明其具有镇痛、抗炎、改善血黏度等作用。
藏区医者提醒各位腹痛剧烈者,可配合应用止痛药(如吲哚美辛、布洛芬等)。本成药重在温经散寒,活血止痛,兼能行气。用药具有温散结合、气血兼顾的特点。适用于痛经、崩漏、癥瘕属寒凝血瘀者。使用时注意孕妇慎用;湿热、阴虚有热者忌用;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。
三、瘀血阻滞证
1、散结镇痛胶囊:本药有软坚散结、化瘀定痛之功效。主治痰瘀互结证(继发性痛经、月经不调、盆腔包块、不孕症、子宫内膜异位症等)。症见经期小腹疼痛、拒按,或腹部包块,或经量少,或经行不畅、经色紫暗有块、血块排出后痛减、舌紫暗或有瘀点、脉弦或弦滑。现代药理表明其具有镇痛、抗炎、抑制子宫内膜增长、改善微循环等作用。
藏区医者提醒患者腹痛剧烈者,可配合应用止痛药(如吲哚美辛、布洛芬等)。本成药以活血化瘀、软坚散结为主,兼能行气渗湿。用药具有气滞、痰湿、瘀血、水湿兼顾的特点。适用于痛经、不孕、癥瘕属痰瘀阻滞兼气滞者。服用时于月经来潮第1天开始服用,连续服用3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,或遵医嘱。使用注意孕妇禁用;忌辛辣、生冷食物。
四、血虚寒凝证
1、艾附暖宫丸:本品有理气养血、暖宫调经的功效。主治血虚气滞、下焦虚寒证(原发性痛经、功能性月经不调、不孕症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等)。症见经期小腹冷痛坠胀、喜温喜按、经血色暗、有血块、行经后错、经量少、腰酸肢冷、乏力、面黄、舌质淡暗或有瘀斑、脉沉细或弦细。现代药理表明其具有镇痛、改善血液流变性等作用。
藏区医者提醒患者腹痛剧烈者,可配合应用止痛药(如吲哚美辛、布洛芬等)。本成药重在温经暖宫、养血活血,兼能理气疏肝。用药具有气血并调、肝脾同治的特点。适用于痛经、不孕、月经不调、带下、腹痛、泄泻、尿频、新生儿硬肿症等属冲任虚寒,血瘀气滞者。使用时注意孕妇禁用;热证、实证者忌用;忌恼怒;忌服生冷食物,避免受寒。
五、血虚夹瘀证
1、定坤丹:本药品有滋补气血、调经舒郁的功效。主治气血两虚、气带血瘀证(原发性痛经、功能性月经不调、功能性子宫出血、慢性盆腔炎等)。症见痛经、月经后期、崩漏、带下病、经行腹痛、行经后错、经量少或多,或淋沥不尽、有血块、腹痛拒按、血块排出痛减、带下量多、烦躁胸闷不舒、舌暗淡、脉虚涩。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雌激素样活性、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、镇痛、抗炎、改善血液流变性等作用。
藏区医者提醒患者腹痛剧烈者,可配合应用止痛药(如吲哚美辛、布洛芬等)和消炎药(左氧氟沙星、甲硝唑等)。本成药重在滋阴补血、健脾益气、补益肝肾,兼能疏肝理气止痛,活血调经。具有肝脾肾兼顾、气血同治的特点。适用于妇女身体虚弱、气血瘀滞、月经不调、行经腹痛、崩漏带下、产后诸虚、宫寒不孕、骨蒸潮热及更年期综合征等属气血两虚、肝肾亏损者。但是使用时请注意孕妇禁用;伤风感冒时忌用;阴虚火旺者应当慎用;忌生冷、油腻及刺激性食物。
2、四制香附丸:本药有理气和血、补血调经的功效。主治血虚气滞证(原发性痛经、慢性宫颈炎、附件炎等。临床以经行腹痛、下腹痛、舌淡苔白为特征症状)。症见月经不调、小腹胀痛、舌淡苔白、脉细弦。现代药理研究其具有缓解子宫痉挛、镇痛等作用。
藏区医者提醒患者腹痛剧烈者,可配合应用止痛药(如吲哚美辛、布洛芬等)和消炎药(左氧氟沙星、甲硝唑等)。本成药重在理气和血,补血调经,兼有清热燥湿之功。用药具有攻补兼施、气血兼顾的特点。适用于痛经或妇人腹痛属血虚气滞夹热者。使用时请注意孕妇忌服;月经过多者慎用;感冒时不宜服用。
最后藏区医者还要提醒各位:治疗痛经的中成药还有很多,远远不止以上的几种,我只是简要的介绍了几个临床常用的几种药物。所以在口服中成药治疗痛经时也不必拘束于这几类药物,可根据临床医生的诊治和药师的指导下灵活用药。也不能仅仅靠个人的感知用药,应看清药的成分和功效,并且根据病情选择适应自己证的药品,并严格按照说明书或药师指导下使用。